ZABAKU币是一种完全去中心化的通货紧缩型代币,将每个MEME爱好者联合起来,并建立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去中心化市场。其名称源自流行文化中的Zabaku形象,最初作为一种社区驱动的加密货币推出,最大供应量为1000兆,初始销毁40%,每笔交易收取10%的费用(4%销毁,1%开发,3%流动资金池,2%上线钱包),这种经济模型设计通过通缩机制长期提升代币价值。作为Solana链上发行的MEME币,ZABAKU币凭借低交易成本和高效网络性能快速吸引了一批早期支持者,其核心团队专注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去中心化金融结合,试图在竞争激烈的迷因币市场中开辟独特定位。
ZABAKU币展现出独特的社区凝聚力与技术创新潜力。相比传统迷因币仅依赖IP热度,ZABAKU币通过智能分配交易费用构建了可持续的生态循环:销毁机制持续减少流通量,开发基金支持AI功能研发,流动性池增强交易深度,而上线钱包激励则直接回馈持有者。这种"四维驱动"模型使其在Solana生态的同类项目中脱颖而出。ZABAKU币在部分交易所的日换手率曾突破300%,反映出极高的市场活跃度。虽然其价格波动符合迷因币典型特征,但团队通过定期披露开发进展(如AI市场原型测试)维持投资者信心,这种透明度在同类项目中较为罕见。
使用场景上,ZABAKU币正从单纯交易标的向多功能生态代币演进。除作为Solana链上交易媒介外,其路线图显示将开发去中心化AI服务市场,用户可使用ZABAKU币支付图像生成、数据标注等AI任务。这种"MEME+AI"的跨界尝试若能落地,可能创造首个由迷因币支撑的机器学习经济体系。社区已发起多个周边NFT项目,通过绑定ZABAKU币抽奖权益提升应用场景。部分东南亚电商开始实验接受ZABAKU币支付潮玩商品,这种实际用例虽属早期探索,却为代币赋予了超越炒作的价值锚点。
行业评价呈现两极分化,支持者认为ZABAKU币代表了"第三代迷因币"方向——既有病毒式传播基因,又具备真实技术路线。加密货币分析师其AI市场构想若实现10%进度,就可能突破当前迷因币的估值天花板。而谨慎观点则强调,2025年Labubu等同类项目暴跌91.66%的案例表明,IP关联型代币存在剧烈波动风险。不过共识在于,ZABAKU币的经济模型设计确实创新,尤其费用分配机制被评价为"比单纯销毁更富战略性的通缩方案"。某机构研报特别该代币在币安ALPHA上市后的表现或将验证"技术赋能型迷因币"这一新物种的市场接受度。

